引导兴趣 点化智慧
——记我校“教学名师”王德岩老师
(撰稿:刘雯)
王德岩,男,1971年7月出生,汉族,山东青岛人。美学博士,副授教。现任威尼斯886699威尼斯886699中文系主任,审美文化研究所所长,北方三一企业战略文化研究所所长。北京市美学会理事、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。出版有教材《大学美育讲义》(主编)、《艺术设计审美基础》(合编),专著有《汉语美学》、《明明白白参点禅》、《叔本华》(译著)等;主持及参与《汉语美学》等多项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。
王德岩老师是我校国家级精品课《大学美育》负责人,为本科生讲授大学美育、文学概论、中国文化十五讲、公共演讲、中国文化经典阅读、红楼梦与中国文化;为研究生讲授过艺术设计美学概论、文化研究导论等课程。
自2000年进入我校以来,王德岩老师的教学一直得到同学的欢迎和学校的肯定。2004年,荣获威尼斯886699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;2005年,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;2005年,被评为“学生心中的好老师”;2013年,被评为威尼斯886699“教学名师”。
在立足于课堂的同时,王老师还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,近几年来,王老师先后在国家图书馆、首都图书馆、东城区图书馆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举办了《现代视野下的意境》、《孔子的六张面孔》、《老子的道与路》、《禅的生活意义》、《禅与茶道》、《国学与领导力提升》、《龙能作为中国文化标志吗?》、《红楼一梦,醒向何处?—<红楼梦>的意境创造与诠释路向》等十余次公益学术讲座,内容丰富多彩,生动有趣,为文化传播贡献了自己力量的同时,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好评,其中《红楼梦》讲座的内容,被《光明日报》的“光明讲坛”以整版刊载,《孔子的六张面孔》被《解放日报》“思想者”版全文刊载,还有关于老子的讲座被《法制晚报》、《中国德育》等转载,为我校扩大了影响力。
谈到为何举办诸多讲座,王老师笑道,最主要的原因是喜欢,希望与他人一起分享。此外,王老师认为要为我国建立健康文化生态而不断努力,他说道:“中国传统文化百年来一直处于不正常的文化生态中,很多人一上来就假定我国的东西不好,而盲目崇尚西方。要用正常眼光看中国传统文化,就要先做一些还原的工作。”王老师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,中国传统文化是需要时间细细品味和研究的。
在谈到给学生们的建议时,王老师提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向外发现社会,向内发掘自我。他鼓励同学们不断尝试,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。王老师很赞赏禅宗的教学法,认为最好的老师,不是非要塞给学生什么东西,而是保护学生的天性和兴趣,最多是引导,最高的是点化,最困难的是能看到学生一步步的悟境找到激发点。他认为对文科学生最好不要军队式地划一管理,不要硬性规划,提倡学生展示出自己的天性和志趣。比如中文学生,最重要的是喜欢中文、爱读书,找到自己的兴趣点,入学时成绩的一本二本倒不是最重要的。
对于中文专业,王老师认为本科给学生提供的主要不是多少知识,而是一个结构。知识很快就会更新,但结构上的缺陷会让一些领域成为学生未来的盲区。中文专业把方向与文化产业管理结合,确定为“文化创意产业”方向,注重拓展学生的就业面,培养中文系学生做会展策划、图书策划、市场调研、写剧本、编短句、拍摄微电影等全方位的能力,帮助学生提前找到既喜欢又对口的工作。据统计,我校中文系学生毕业后均从事与文字能力相关的工作,且就业面十分宽,涉及文秘、创意写作、报社记者、出版社编辑等等。根据去年在学校委托专业调查公司的调查,中文系是几个非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。